最近有一款风靡全国的手游叫做《阴阳师》,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有玩,反正小唯的朋友圈是充满了各种对SSR求之不得的哀嚎。小唯是不懂什么SSR,不过对这种古香古色的题材还是很有兴趣的。然而,阴阳师讲的是日本的鬼怪,却让小唯很是遗憾。
手游阴阳师
打眼看了一下阴阳师的图片,小唯看到了很多多尾狐狸的形象,转而想来日本动漫里也有不少狐仙的故事,便顺手在百度里搜索了「九尾狐」这个词条,然而结果让小唯很是惋惜。首当其冲的是《英雄联盟》里阿狸,其次便是各大热门网游动漫电视作品里的相关角色了。不知道现在的小孩,跟他们说「九尾狐」的话,他们会不会首先想到《火影忍者》或《英雄联盟》?他们会不会不知道九尾狐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文化符号呢?
九尾狐的百度百科
小唯第一次读到九尾狐,是在《山海经》里。「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中三则反覆提到青丘之国有九尾狐,视其为食人的兽。而做注的郭璞在《山海经注》中说:「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祥见,出则衔书。做瑞于周,以标灵符。」意思是说九尾狐其实是祥瑞之物,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出现,带给周边吉祥安宁与知识教化。
《山海经》里的九尾狐
说九尾狐是吉物得从大禹说起,东汉的《吴越春秋》提到,大禹三十未娶妻,行到涂山这个地方的时候,有一只九尾白狐造访大禹,大禹认为九尾狐是成王的证明,于是娶了涂山的姑娘为妻,就是女娇。大禹所到的涂山,村民以狐为图腾,更传言大禹娶得那位姑娘便是九尾狐所化。后来大禹果然成了一代贤君圣主,开创了大夏。涂山九尾狐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世很多狐位列仙班的资本。
武汉大禹神话园里的大禹女娇和九尾狐的雕像
从此之后,九尾狐与「君国天下」便有了密切的联系。
比如曹植的《上九尾狐表》说九尾狐是「诚圣王德政和气所应也」。南朝萧统的《昭明文选》:称「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儒家的《礼记》更称「天子狐白之裘。」
是否真的有九尾狐的存在?小唯不得而知。各朝各代都有不同官员对皇帝进献九尾狐的记录,就如同古籍中也一本正经的阐述了龙凤麒麟的踪迹。
而九尾狐是否真的是称王的征兆?小唯也不知,只道古时候推崇皇权,为了神化权力,便常常将帝王所见所爱之物定义为吉兆,比如黄帝拜凤凰的故事。
不过古人对狐的研究可谓深入,比如《礼记》和屈原的《九章》里就提到,他们发现狐狸死的时候头都会面向自己出生的那座山,因此说狐狸懂得感恩不忘本,是仁德。狐狸生性多疑所以有「狐疑」,狐狸善于魅惑,因此有「狐媚」。九尾狐后总是跟着一群狐子狐孙,因此说「九德至,则九尾能得其所,子孙繁息。于尾,明后当盛也。」
可是九尾狐仙在后世怎么就渐渐的变成了九尾狐妖了呢?
历代皆有狐狸能幻化成人的故事流传,有的是美谈,有的是传学,有些黄色故事也无伤大雅。直到唐朝,事情就发生了点质变。
唐朝百姓多「事狐神」。《太平广记》「狐部」载,「唐初已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媚,不成村。」大到政府官员,小到黎民百姓,「狐神」信仰可谓登峰造极。狐神,溯其根源,是来自儒家和道家的形象,再往上,源头在于以《易经》为大成的阴阳学说。
崂山的狐仙庙,供奉的是胡三太爷
可是大家想想,那唐朝又是什么样的时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文成公主入藏,玄奘取经,武后借佛理权倾天下。安史之乱后,红颜祸水即为狐妖害人的说法越来越盛。前有妲己褒姒,今有杨贵妃,将其魅惑误国的罪孽皆与狐狸狐媚的特点联系到了一起。白居易在《古冢狐》中这样写道:「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其后的宋朝常常处于与北方民族的战乱之中,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民族皆被称为「胡人」,因胡与狐同音,狐狸的形象就完全妖邪化了。等到了元代的《武王伐纣书》与明代的《封神演义》广为流传之后,狐仙贬作狐妖便从此无法翻身了。
连环画
看着九尾狐的发展过程难免让人唏嘘,动物、植物,乃至天地间的一切生灵,其实并没有永恆的形象,随着时事与政治的需求,一次文化的毁灭,可能就是一个180度的转身,从神堕魔,从邪转正,无非是后来人的一个选择。
不过小唯最喜欢的,还是在没有那么多后事的修改评说之前的,最为原始的那尊九尾狐:
在山东日照(距离小唯家2小时车程的地方~~),有一座天台山。据《山海经》和《竹书纪年》记载,天台山中的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天台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和狐仙崇拜传统,其下的女巫谷中便有一座「女巫之墓」。女巫墓旁有这样一首甲骨文写成的歌:
女巫魂兮,灵游林兮;守我家兮,老祖尸兮。万年睡兮,帝俊生兮;子炅鸷兮,祖羲和兮。
行人安兮,神赐福兮。
女巫墓旁的歌
曾经,有一男子误入女巫谷,深夜闻响动,见一女子相貌清丽,披发长裙,两人互生情愫,唱《上邪》,情定三生。而当鸡鸣天亮,男子醒来时,才发觉到这里是女巫墓,昨夜不过黄粱一梦。男子遂自殉于墓石之下,一点灵犀追随女巫而去。
《上邪》
东海居士的《女巫谷奇遇记》到此为止,而他的另一篇《白狐》中却有下文:
得闻男子死讯,女巫昼啼夜哭。老母说:「你是九尾白狐转世,因他曾对你有救命之恩,因此今生有一日之缘。你若与他情好三生三世,才能有一次夫妻之命。可惜他已经忘了你们之间的情分,你们以后无缘了。」女巫说自己别无所求,但得一聚,心愿足矣。于是女巫化作白衣女子,服侍男子此世科考夺魁,娶妻完婚。洞房花烛之夜,女巫来到男子门前,拂袖献舞,唱道:
「幽幽女巫,独处深谷。痴情男子,夜访雅居。情定三生,海誓山盟。雄鸡一唱,顿作虚无。千年等待,万年孤独。今世一聚,奴心已足。衣袂飘飘,只为君舞。今与君诀,灵山却叙。」舞到深处,化作清风而去。
深情苦,痴情苦,痴情只为无情苦,原来,狐狸也有泪,妖孽也有情。
大家,在玩游戏,看动漫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中国最原始,最传统的那只曾贵显天下,神通八方,情深意重,蛊惑乱世的神兽哦。